“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展览。
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馆藏宫廷器座展”呈现了当下对于器座类文物的整理、修复,从中可反思现代人对于器座的距离;上海博物馆的“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系统地呈现了大洋洲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明,泰特现代美术馆则展现了塔基斯对于磁性、光线和声音的探索。
故宫博物院馆藏宫廷器座展
时间:2019年7月6日-10月6日
地点:嘉德艺术中心2层展厅(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票价:140元
点评:由于文人雅好和空间陈设的精神需求被时代割断,人们对于器座的认知相对于器物来说是很少的。在展览上不仅感叹宫廷器座材质之奢靡,也对乾隆皇帝会玩的属性啧啧称奇。他设置的“广木作”团队,所具备的艺术设计和制作技能无人能比;他给《西清古鉴》里著录的青铜器,配以一对一的严丝合缝的木座,上面刻着器物的名姓,对器物施以甲、乙、丙的等地,很可惜此时只见器座,属于它的器物已经分离。
评星:四星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喜欢给自己收藏的文房器具配一个木座,文房器具不再是书房空间里的简单陈设,器具和器座一起建构了私人环境的品味,给人带来无穷的玩味之趣。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对器座的需求越来越高,材质温润、雕刻技法、设计思维,名家款识、流传有序、原生环境都成了选择器座需要考量的诸多要素。
两岸故宫收藏的青铜器,身上自有与新出土的青铜器不一样的黑亮光彩,这是几百年心手婆娑、尘埃落尽、烫蜡密封获得的视觉效果。黑亮的外表,配上黄花梨、紫檀、红木、鸡翅木、楠木等材质的木座,更能凸显青铜器在本来的商周礼制之外的金石意趣。木座给青铜器略显生硬的背影之上,增添了几丝烟火气味,拉近了情感上的距离。
展厅现场
紫禁城、圆明园、避暑山庄作为被高度汉化的清代皇室的私人居所,器物的奢侈自不待言,而给那些器物专门制作的囊匣和器座,本应该与器物一道,享用同等的“待遇”,但近几十年来它们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从保管而言,在“皇居”变成博物院后,根据博物馆文物保管要求,器座和器物被人为地分离,因为档案记录详略等原因,很难再次合璧。从欣赏而言,文人雅好和空间陈设的精神需求一旦被割断,器物和器座之间更为深层次的命脉也就割断,即使通过档案、图像的整理,能找回的也只是他们物理上的距离。
现代的人们对于器座的距离,已经很遥远了,对于宫廷器座的距离更为遥远。我们在展览上不仅感叹宫廷器座材质之奢靡,也对乾隆会玩的属性啧啧称奇。他设置的“广木作”团队,所具备的艺术设计和制作技能无人能比;他给《西清古鉴》里著录的青铜器,配以一对一的严丝合缝的木座,上面刻着器物的名姓,对器物施以甲、乙、丙的等地,很可惜此时只见器座,属于它的器物已经分离。2018年底,曾在英国被拍卖的圆明园文物青铜“虎鎣”回归祖国,人们对于虎鎣认识较多,但对于承接三足的木座,制作的年代如何,设计是否符合时代风格等关键要素的认识却相当模糊,已经没有太多的认知能力。
展厅现场的木质器座
乾隆款金嵌珠嘎巴拉碗,清(清宫旧藏)
碧玉洗座
还好,台北故宫博物院对院藏多宝阁的研究,虽然更注重“珍玩”之属,但也对囊匣包装制作有或多或少的垂青;北京故宫博物院2000年开始以“金相玉质——清代宫廷包装艺术展”等形式,呈现对器物之外的“附件”文物的研究成果;故宫出版社2016年还出版了《器座》图录,将北京故宫博物院对器座的整理、修复、研究成果加以公布,显示了我们对包装、器座等文物“附件”的再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曲折、迂回和心酸,可是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的一次回归。(文、图/拿破破Napopo)
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
展期:2019年5月16日-8月18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
点评:展览除了较为系统地呈现了大洋洲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为学者带来重要的艺术和人类学研究价值百科之外,对普通观众来说更是提供了一个可接近的视角,来一窥大洋洲艺术文化和文明。
评星:四星
脸、面具、图腾、符号……前段时间起,上博一楼的特展厅摇身一变成一片蔚蓝的“海洋”,来自大洋洲上的季风带来了150件太平洋艺术珍品,其中包括大洋洲群岛中一些部落中的面具、权杖、雕像、装饰品等。
一走进展厅,你大概率先会和各种形态、不同神情的“脸”偶遇。这些长相酷似表情包的面具和雕塑咋一看十分有趣,但它们其实有的是原始部落的祖先雕像,也有的是部落先民们在祭祀时使用的道具,在整个展览中观众能通过这些面具一窥大洋洲岛屿上原始部落的宗教仪式。德国艺术史学家汉斯·贝尔廷认为面具脱胎于宗教仪式中的图腾崇拜,面具本身是一个普通的物件,但是当它融入了祭祀仪式之中后,就拥有了声音、目光和动作,成为了人群中一张有代表性的脸。而远古文化中关于脸的思考通过这些仪式面具而得以表达。
展品
这些面具和雕像除了有助于我们了解岛民们对于祖先和神灵的崇拜以及部落中的阶层关系之外,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百科,法国画家保罗·高更就曾在塔希提岛和马克萨斯岛上生活与绘画,把波利尼西亚的土人与文化当成创作题材,对后来的野兽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除了面具和雕像之外,展览还展出了其他来自这些岛屿上的艺术珍品,从祖先神像到权杖,从木雕到面具,从布料织物到装饰品。
展览现场
除了展览内容较为丰富之外,整个展览在展陈方面看得出也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每个版块之间通过物品进行串联,叙事流畅,此外策展方还结合多媒体技术尽力为展厅营造出了一个海洋的氛围,观众在观展的过程中就仿佛置身于太平洋之中。此外,在展览的最后还设置了一个互动区域,对一些重点展品进行了复制,在结束观展之后还可以与这些“古老”的物件进行亲密接触。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学术价值百科和通俗性兼具的展览。展览中的物品和史料较为系统地呈现了大洋洲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为学者带来重要的艺术学和人类学研究价值百科。对一般观众而言,展览也提供了一个可接近的视角,来一窥大洋洲的艺术文化和文明。(文/孟悦)
塔基斯:磁性、光线和声音的雕塑家
地点: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
展期:2019年7月3日-10月27日
点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塔基斯(瓦西拉基斯·塔基斯Vassilakis·Takis)一直在利用支配我们宇宙的力量。塔基斯就像一个好奇的孩子,不停地调查我们厌倦了的成年人习以为常的事情。谁能想到电磁学会如此令人高兴呢?
评星:三星
关于塔基斯的艺术,很难不使用“魔法”这个词。钉子在空中静止不动,圆柱体和圆球一起急速跳动,天使般的音乐脱离了人类手指演奏。然而,这一切都不是超自然的结果,塔基斯也没有试图愚弄任何人让他们相信这是超自然的结果。赋予他的艺术天真快乐的力量是宇宙结构的一部分。
1925年出生在雅典的塔基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研究磁力现象。19世纪初,当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研究磁学和电学时,他不仅没有消除这个谜团,反而通过揭示电磁在自然界的核心地位,赋予它新的维度。事实上,法拉第在塔基斯之前一个世纪就用磁铁创作了艺术品。19世纪50年代,他把铁屑撒在磁铁上的纸上,看着它们沿着磁铁看不见的磁场排列,把图案保存在蜡下,创造出现成的“图纸”。
展览现场
塔基斯利用磁力使从“场”到“量子力学”的所有后爱因斯坦物理学中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变得可见。在他1959年至1960年的远距摄影中,三个金属圆锥体悬垂在白色单色画布前的丝线上。它们不是垂直悬挂,而是被隐藏在它表面下的强磁铁吸引,水平地朝它飞去。就好像一幅俄罗斯至上主义抽象主义的绘画活了过来。
塔基斯没有在想象空间中描绘三角形和圆柱体,而是用磁铁在真实空间中构建了固体物体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他从未厌倦的把戏。当你一个接一个地探索奇迹时,这有点重复。然而,当我们看到创造我们现实的隐藏力量时,它是迷人的,发人深省的。
Telepainting, 1964年
“电绘画,电雕塑”( Telepaintings, Telesculptures):一件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间的作品的名字喻指当时的技术革命。那是通讯星和电视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他创作的另一件雕塑作品是又高又细的杆子,顶上点缀着彩灯。其他发光作品包括一个黑色喷漆盒子,盒子里有闪烁的灯光,还有一个老式控制面板,里面的灯是开着和关着的。不幸的是,这些都是年代性的作品。它们是对20世纪60年代文化的一种有趣的洞见,但并不是现在能够挑战我们的当代艺术。
在评论家乔纳森·琼斯看来,正是塔基斯的古老主义让他变得可爱。他最早的作品包括青铜和石膏雕像,灵感来自希腊基克拉迪群岛的古代人物。他从考古学到电磁学的飞跃可能看起来很大,但他所展示的东西却一点也不时髦。它们只是自然结构的一部分。塔基斯与贫穷艺术运动(the Arte Povera movement)并无多大不同,后者的成员——包括希腊出生的詹尼斯·库内利斯(Jannis Kounellis)——在上世纪60年代曾试图揭示石油、蜡、木材以及(就库内利斯而言)某些活体动物的弹性生命力。塔基斯拥抱了技术时代,但他揭示了其中的永恒。当所有的冰都从北极消失时,它的作品仍然具有磁性。
塔基斯想要向我们展示宇宙的真正之美,他坚持不懈,就像一位老师重复着同样的课程,直到我们领悟为止。这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的一课。我们对科技已经麻木了。这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经历过。然而,我们并没有停下来品味我们日常生活所依赖的科学复杂性。塔基斯就像一个好奇的孩子,不停地调查我们厌倦了的成年人习以为常的事情。(编译/吴梦倩)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李广娣_BJS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