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肌萎缩属于一种罕见病,大家对这种病不是很了解。那么今天给大家带来脊肌萎缩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大家可以看一看。同时也应该预防脊肌萎缩的发生,具体是怎样的,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症大多数患者为SMA-Ⅰ型,其次为Ⅱ型,Ⅲ型发病率最低。1、婴儿脊髓性肌萎缩 也称为SMA-I型或Werdnig-Hoffmann病。本型为3型中最为严重,据国外报道,发病率为1/2万活产儿。
约1/3病例在宫内发病,胎动变弱,半数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即可发病,且几乎均在5个月内发病。罕见能存活1年,这些患儿在胎儿期已有症状,胎动减少,出生后即有明显四肢无力,喂养困难及呼吸困难。
临床特征表现
(1)对称性肌无力:首先双下肢受累,迅速进展,主动运动减少,近端肌肉受累最重,不能独坐,最终发展手足尚有轻微活动。
(2)肌肉弛缓,张力极低:患儿卧位时两下肢呈蛙腿体位,髋外展,膝屈曲的特殊体位。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3)肌肉萎缩:可累及四肢、颈、躯干及胸部肌肉,由于婴儿皮下脂肪多,故肌萎缩不易发现。
(4)肋间肌麻痹:轻症者,可有明显的代偿性腹式呼吸,重症者除有严重呼吸困难外,吸气时可见胸骨上凹陷,即胸式矛盾呼吸,膈肌运动始终正常。
(5)运动脑神经受损:以舌下神经受累最常见,表现舌肌萎缩及震颤。
(6)预后不良,平均寿命为18个月,多在2岁以内死亡。
2、少年型SMA 也称为SMA-Ⅱ型、中间型SMA或慢性SMA,发病较Ⅰ型稍迟,多于1岁内起病,进展缓慢。患儿在6~8个月时生长发育正常,多数病例表现以近端为主的严重肌无力,下肢重于上肢;多发性微小肌阵挛是主要表现;呼吸肌、吞咽肌不受累,面肌不受累,括约肌功能正常。
本型具有相对良性的病程。生存期超过4年,可存活至青春期以后。3、少年型脊髓性肌萎缩 又称SMA-Ⅲ型,也称为Kugelberg-Welander病、Wohlfart-Kugelberg-Welander综合征或轻度SMA。
是SMA中表现最轻的一类。本病在儿童晚期或青春期出现症状,开始为步态异常,下肢近端肌肉无力。缓慢进展。渐累及下肢远端和上双肢。可存活至成人期。表现为神经元性近端肌萎缩,容易和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相混淆。
患儿常有磷酸肌酸激酶增高。能行走的SMA-Ⅲ型患儿可出现蹒跚步态,腰椎前突,腹部凸起,腱反射可有可无。维持独立行走的时间与肌无力的发病年龄密切相关,2岁前发病者将在15岁左右不能行走,2岁后发病者可一直保持行走能力至50岁左右。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得了肝炎,肝炎让我们的身体很痛苦。那么肝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如何通过食疗来帮助我们战胜肝炎呢?事不宜迟,下面我们就好好的来了解一下吧。
1.党参和白术治疗急性肝炎
准备党参 (或太子参)15~30克,云苓15克,白术12~15克,甘草5克,川萆薢10克,黄皮树叶 15 ~ 30克。然后以水煎服。如脾虚较严重,可加黄芪15?25克;如兼湿浊中阻,可加薏苡仁15克、白蔻仁6克;如兼湿浊上泛,可加法半夏10克、砂仁3克,有和胃降浊之功,如兼湿郁化热,加金钱草25克、田基黄(或鸡骨草)25克、土茵陈25克,并以18克太子参替换党参;如兼血游阻络,加丹参15克、茜草根12克、桃仁12克、土繁虫10克,以活血化淤
2.丹参治疗肝炎
准备丹参30克,鳖甲(醋炙)30克,白芍15克,枳壳9克. 甘草9克:先把上面5神药材依次清洗干净,然后放在清水中浸泡30?40分钟,泡好之后开大火将其煮沸,之后再改为小火。将药均分为三部分,每天喝其中的一部分。饭后半小时,用温开水送服。
3.海带水饮治疗肝硬化
取海带30克,牵牛子15克,将上2味放人砂锅,加水煎煮,取 汁去渣。每日1剂,分2次服,有软坚散结,淸热利水的功效。
4.元菇鸭汤治疗肝腹水
取白公鸭1只,元蘑250克,桂圆肉、赤芍、白芍各15克。将 鸭去肠杂;用纱布装赤芍、白芍;用水将桂圆肉泡发,与元蘑、鸭肉、赤芍、白芍包共炖 汤,加盐调味,分顿食用。
5.鸭血养肝
一、鸭血粉丝汤
此汤取材方便,制作步骤简单,功效有针对性,是肝硬化患者的首选饮食。
材料:鸭血、粉丝各适量,鸭肠、鸭肝各少许,香菜末、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鸭血洗净切成方块,放人开水中焯一下,捞出沥干;再将鸭血倒入开水中煮熟,将粉丝放人漏勺(笊篱或小竹篓)内,放入煮沸的鸭血汤中烫熟;将粉丝和鸭血汤倒 人碗中,再放人鸭肠、鸭肝、葱花、香菜和调味料等即可食用。
二、鸭血豆腐汤
材料:鸭血、豆腐各适量,精盐、味精、酱油、葱末、辣椒面各适量。
制法:将鸭血洗净切成方块,豆腐同样切成方块;鸭血和豆腐分别放人开水中焯-下,捞出沥干;汤锅置火上,倒入足够多的高汤烧开;放鸭血块、豆腐块,煮至豆腐飘起;加人精盐、味精、酱油、葱末、辣椒面,汤再次烧开后,起锅盛人汤碗内,最后淋入香油即可。
6.牛肉小豆汤治疗肝硬化
牛肉小豆汤的具体制作步骤是这样的:先准备牛肉250克、赤小豆200克,花生仁50 克,大蒜100克。然后将上述材料一起混合加水煮烂,空腹温服,分二天服完,连服20~30天。此方有滋养、利水、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专门治疗早期肝硬化。
乙肝难以根治,治疗上目前没有特效药。所以乙肝应该从多方面综合治疗。对于肝炎患者,要做到保持心情愉快的积极的精神状态,才能更好地缓解肝炎。
大量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表明,SMA-Ⅱ型和Ⅲ型在数年内肌无力症状进展缓慢或没有进展。另外,不典型SMA进行性延髓麻痹(Fazio-Londe病),患者脑干运动核进行性受损,数量逐渐减少,引起进行性延髓麻痹,但不伴或很少伴有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现象。
本病常于生后最初几年发病,表现为明显的面肌无力及其他脑神经运动神经核受累症状,通常在第Ⅴ对脑神经以下的神经核,眼外肌一般不受累。
脊髓性肌萎缩症状有什么表现?脊髓性肌萎缩的症状首先出现在婴儿期和儿童期。
急性脊髓性肌萎缩(韦德尼希-霍夫曼病)所致的肌无力出现在2~4个月的婴儿中,这种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说需要从父母双方分别获得一个隐性基因。
患有中度脊髓性肌萎缩的小孩在一年或两年内保持正常,然后出现肌无力,下肢比上肢更重。此病通常不累及呼吸、心脏或颅神经,病程也缓慢。
慢性脊髓性肌萎缩(沃-库-韦氏病)开始于2~17岁的青少年,病情缓慢加重,因此,此病患者比患其他类型的脊髓性肌萎缩者寿命更长。肌无力和萎缩开始于双下肢,随后扩展到双上肢。
按其发病年龄,病变部位又可分为
1.成年型(远端型)进行性脊肌萎缩 多数起病于中年男性,从上肢远端开始,为一只手或两手无力、肌萎缩,渐向前臂、上臂、肩带肌发展;受累肌有明显的肌束颤动、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退或消失。随病情进展而发展到下肢肌群、颈项肌群,最后可引起脊髓型呼吸麻痹。少数病例可从下肢远端起病向近端发展。
2.少年型(近端型)进行性脊肌萎缩 可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多数在青少年或儿童期发病,症状为骨盆带与下肢近端肌无力与肌萎缩,行走时步态摇摆不稳,站立时腹部前凸,继而出现肩胛带与上肢近端的无力与肌萎缩,有肌束颤动,仰卧时不易爬起。以上表现颇似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肌电图有助于两者鉴别诊断。
3.婴儿型进行性脊肌萎缩 本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在母体内或生后十年内发病。临床表现为躯干与四肢肌肉的无力与萎缩。在母体内发病者母亲可感到胎动减少或消失,出生后患儿哭声微弱、紫绀明显、全身弛缓性肌无力和肌萎缩。肌萎缩多从骨盆带、下肢近端开始,继而肩胛带,颈项部和四肢远端。胸廓肌无力、萎缩而膈肌尚相对有力,因此吸气时出现胸廓塌陷。面肌、舌肌、咀嚼肌和咽喉肌亦易受累,但肌束颤动少见。智力正常,感觉和膀胱直肠功能亦正常。发病早者预后差,多在7个月内死亡。发病较晚者(出生6~12个月发病)相对预后较好。
进行性延髓麻痹 脑干运动神经核,特别是延髓运动神经核变性。多在中年后起病,声音嘶哑或鼻音,吞咽呛咳,饮水从鼻孔返流,流涎,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咳出。检查可见软腭不能上提、咽反射消失、舌肌萎缩,舌面有凹凸不平的皱褶、舌肌纤颤。少数病例可有胸锁乳突肌或斜方肌萎缩。两侧皮质脑干束病变时则出现假性延髓麻痹:咽反射亢进、舌肌张力高、体积缩小、无肌萎缩和纤颤。同时伴情感障碍(强哭、强笑),下颌反射亢进。
原发性侧索硬化 病变仅限于大脑运动皮质Betz细胞和锥体束,不累及下运动神经元。男性居多,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双下肢或四肢无力、剪刀样步态,受累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
运动神经元病的感觉检查正常,虽少数病人自觉在肌萎缩部位有轻度感觉异常,但客观检查无感觉障碍。极少数病人有括约肌功能障碍。肌电图有很大诊断价值百科(病变处肌肉在静息状态时出现束颤、纤颤电位。肌肉随意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减少、波幅增高,偶尔可见巨型动作电位,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脑脊液正常或蛋白有轻度增高,肌酸磷酸激酶轻度增高而其同功酶不高。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脊肌萎缩已经有了一个很全面的了解了。如果家人或者身边的朋友不幸患上了脊肌萎缩,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换回一个好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