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时尚观察网 > 热点 > 正文

发烧应该如何退烧 治疗发烧要“对症下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4-06 08:53:19  阅读:960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汤芳

  发烧是一件很令人担心的疾病,特别是对于特殊群体的人,例如小孩、老人、孕妇。那么发烧怎么退烧呢?孕妇发烧怎么退烧?小孩发烧怎么退烧?带着这样的疑问随小编一起来寻找一下退烧方法吧!

  目录

  1、中医解释发烧 2、发烧的分类

  3、宝宝发烧怎么办 4、如何帮助小儿退烧

  5、老人发烧怎么退 6、孕妇发烧怎么退烧

  7、产妇发烧怎么退烧 8、家庭治疗发烧方法

  中医解释发烧

  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发热原因,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外感发热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内伤多虚,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发热类型,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以发热时间分,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等。以发热部位分,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耳朵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又有瘀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

  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温在36.3~37.2℃;肛门内体温36.5~37.7℃;腋窝体温36~37℃。

  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处发烧: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发热原因

  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

  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

  内生致热原(EP)来自体内的产EP细胞,其种类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IL-6)等。EP作用于位于POAH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的产生。后者可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发热的产生。

  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烧时所经历的不舒服。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诊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近10%的FUO病例始终不能明确病因。发热本身可由多类疾病,如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无法明确归类。过去这类患者通常由内科医师诊治,在大多数分科较细的医院则主要由呼吸内科医师接诊。目前很多医院开设了感染科,并把FUO归于感染科诊治,这种专科化管理是一种进步,可以提高诊治水平。FUO有准确的定义,其包含3个要点:①发热时间持续≥3周;②体温多次>38.3℃;③经≥1周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后仍不能确诊。可见,虽然FUO本身是症状诊断,不是疾病诊断,但诊断要求却十分严格。

  现如今,许多上班族忙于工作,不仅牺牲了自己休息和运动的时间,甚至连宝贵的一日三餐都变得时有时无。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上班族胃不好,尤其以中青年“上班族”为最。那么上班族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胃呢?今天小编就带领各位上班族一起打响这场以健康为名的保“胃”战。

  影响胃健康的因素

  工作压力大

  现在的上班族,每天身处钢筋水泥的建筑、环境密闭的空间,再加上紧张忙碌的工作,无不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往往情绪不良会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等一系列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并使胃黏膜的血液供应和胃酸分泌发生变化,引起胃病。

  饮食不规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休息时间,同样的,肠胃也有自己的作息时间,一日三餐时,肠胃会自动分泌出胃酸以及蛋白酶等,等待食物到来。往往上班族根本不注意用餐时间,挨着饿和暴饮暴食的现象时有发生,让肠胃不知所措。同时,为了减少用餐时间,很多人都会食用汉堡等快餐,长此以往,再忠于职守的肠胃也会出来闹事,时间久了,胃壁就会变薄,甚至增加胃穿孔的危险。

  多半人胃不舒服时忍着

  目前,大部分人往往在胃疼的时候选择忍着,有人胃疼一直扛着,甚至扛到胃肠道出血才不得不去医院。其实,泛酸、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浅表性胃炎如不及时就医,可能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而消化性溃疡则容易导致出血、梗阻,甚至恶性肿瘤等。

  饭后立刻工作

  由于上班族长期用脑,尤其是饭后即进入繁重的脑力工作,长此以往会造成失眠、精神紧张、记忆力下降、全身乏力,甚至反应迟钝。此外,由于饭后血液要进行重新分布,且集中在消化器官,大脑相对缺血,使人更觉困倦难当。在此状态下工作,毫无疑问会增加大脑负荷,如果有心脑血管家族史或危险因素,饭后立即进入紧张的脑力劳动状态就会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生活不规律

  人体有一种‘生物钟’机制,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也有高峰和低谷,以便及时消化食物。如果经常熬夜,就会打乱“生物钟”,影响胃的功能,甚至伤害胃黏膜。

  发烧发生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发热的机制:是下丘脑前部对炎症介质所产生的反应。刺激体温调定点升高的介质有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干扰诉-γ (IFN-γ )。当各种病原体入侵和其他炎症刺激时,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上述细胞因子。它们作用于视交叉附近的视周器,激活磷脂酶A2(PLA2),通过环氧酶(COX)途径,产生高水平的前列腺素E2(PGE2)。PGE2是一种小分子,能透过血脑屏障,刺激下丘脑前部和脑干负责体温调节的神经元。

  1.致热源性发热

  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pyrogen):外源性致热源的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病毒、真菌及支原体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etiocholanolone);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外源性致热源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分子量非常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通过下述机制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pyrogen):又称白细胞致热源(1eukocyticpyrogrn),如白介素(IL一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setpoint),使调定点(温阈)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

  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发烧的分类

  急性发热

  (一)感染性发热

  1、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本组疾病占急性呼吸道疾病的70%-80%。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其临床特点为多种表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多较轻而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症状较重。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和X线检查及对抗生素的治疗反应等近年由于诊断技术的进展,可用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诊断方法可确定病原。常见有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腺咽结膜热;疱疹性咽峡炎;细支气管炎;肺炎等。须与呼吸道细菌性感染鉴别。

  2、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e-atory 、、syndrome,SARS)该病于2002年11月首发在中国广东省,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具有明显传染性的肺炎,重症患者易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而死亡。对于有SARS流行病学依据有发热、呼吸道症状和肺部体征,并有肺部X线CT等异常影像改变,能排除其他疾病诊断者,可以做出SARS临床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若分泌物SARS冠状病毒RNA(SARS COV RNA)检测阳性,或血清 SARS COV抗体阳转或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增高,则可确定诊断。SARS COV分离是确立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分离只允许在防护严密的p3实验室进行,且体外细胞培养分离方法复杂且烦琐,不适合临床实验室作为诊断的手段具备以下三项中的任何一项,均可诊断为重症SARS:①呼吸困难,成人休息状态下呼吸频率≥30次/min且伴有下列情况之一:胸片显示多叶病变或病灶总面积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积的1/3以上;48h内病灶面积增大>50%且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积的1/4以上。②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氧合指数

  3、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主要依据。①流行病学资料除新疆、西藏、青海台湾省及自治区外,其他省市均有报告。高度散发有明显季节性。多数地区(野鼠型)在10-12月为大流行高峰,部分地区在5-7月小流行褐家鼠型发病≥高峰在3-5月。有直接或间接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接触史;②临床特点,具有发热出血、肾损害三大主症及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X③白细胞计数增高可有类白血病反应,病后五1~2d出现异形淋巴细胞(≥7%),血小板减少蛋白尿且短期急剧增加,若有膜状物可明确诊断;④HFRS抗体IgM1:20阳性,用于早期诊断病后1-2d出现,4-5d阳性率达89%~98%。双份血清HFRS抗体IgG恢复期比早期有4倍以上增长也可确诊。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引起,全年均可散发,见于青少年特点是发热、咽峡炎、颈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单核细胞增高并伴有异形淋巴细胞(>10%)嗜异性凝集试验1:64阳性,抗EBV IgM阳性,可明确诊断。

  5、流行性乙型脑炎有严格季节性,绝大多数病例集中在789月。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近年成人和老年人发病率较前增高可能与儿童普遍接受预防接种有关。特点为起病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异常等。结合流行季节,一般诊断较易不典型者依靠脑脊液检查、流行性乙型脑炎特异性抗体办、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原检测进行诊断

  6、急性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肝炎在黄值前期,可出现畏寒发热,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类似流行性感冒易于误诊。但特点是具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和乏力,如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黄肝功能明显异常,以助鉴别。

  7、斑疹伤寒轻型流行性斑疹伤寒与地方性斑疹伤寒须与其他发热疾病鉴别。主要表现是起病急、稽留型高热剧烈头痛,病后3-5 d出现皮疹等。变形杆菌OX凝集试验汝斐试验)歹D1或恢复期较早期滴度上升4倍以上可确诊。

  8、急性局灶性细菌性感染 此类疾病共同特点是高热、畏寒或寒战,伴有定位性症状o)急性肾孟肾炎:常见于生育期女性患者,有腰痛、尿频及尿痛如尿检查有脓尿,可以成立诊断,病原学诊断有待细菌培养证实症状严重者,应注意与肾周围蜂窝织炎、肾周围十相鉴别及时进行B型超声或CT检查。必要时肾区诊断性穿刺可明确诊断。⑤)急性胆道感染伴有胆绞痛:若不明显者而体检胆囊区有明显压痛有助诊断。o)细菌性肝脓肿。k)脚下脓肿:通常并发于腹腔手术后或有腹腔化脓性感染@急性阑尾炎X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胆囊或脾切除术后。当出现寒战、高热白细胞增高,又未找到其他感染灶时,应想到此病以右侧多见,患侧上腹部有显著的搏动性疼痛,在深呼吸或转位时加重下胸部有压痛J击痛与局部皮肤水肿。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厂*线检查发现患侧隔肌上升且活动受限,反应性胸膜炎等及时进行B超、CT或核磁共振(]ytl)等检查可早期明确诊断。腹腔内脓肿可位于隔下结肠旁、阑尾周围、腹膜后等部位形成包裹性脓肿。

  9、败血症在患有原发性感染灶,出现全身性脓毒血症症状,并有多发性迁徙性脓肿时有助于诊断应警惕的是原发感染灶可很轻微或已愈合。故当遇到原因不明的急性高热,伴有恶寒或寒战出汗,全身中毒症状重,白细胞增高与核左移血中无寄生虫发现,无特殊症状体征,应考虑到本病及时做血培养,找感染灶与迁徙性病灶(肺、皮肤等)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次为大肠杆菌及其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近年真菌所致者有所增加也遇到罕见的致病菌。

  1.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有原发皮肤感染(如挤压疮疖切开未成熟脓肿),后出现毒血症症状,皮疹迁徙性病灶,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很大。若未发现感染灶或以某一脏器受损症状为主,诊断较难。及时做血培养及骨髓培养可明确诊断既往认为以凝固酶阳性为判断葡萄球菌致病性的依据,血培养表皮葡萄球菌阳性(凝固酶阴性)多为污染。近年报告该菌可引起免疫缺陷者院内感染(如伤口感染,插管感染及败血症)。考虑本病的条件是:必须血培养2次以上阳性;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型和抗生素型相似;临床症状在用适当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好转。

  2.大肠杆菌败血症:常见于肝胆道、泌尿生殖道、胃肠道感染肝硬化、腹部术后、尿道手术后(包括导尿)特点为双峰热、高热伴相对缓脉,早期出现休克(约l/4-1/2患者)且持续时间较长大多数白细胞增高,少数可正常或减少(但中性粒细胞高)。

  3.厌氧菌败血症:致病菌主为脆弱样杆菌次为厌氧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常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特点是黄疽发生率较高(10%-40%)可能与其内毒素直接损害肝脏,和(或)产气荚膜杆菌a毒素的溶血作用有关;局部或迁徙性病灶中有气体形成(以产气荚膜杆菌显著);分泌物有特殊腐败臭味;引起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而有腹腔、肺胸腔、脑、心内膜骨关节等脓肿;可有溶血性贫血及肾衰竭。

  4.真菌性败血症:常见有白色念珠菌(占大多数)曲菌、毛霉菌等。一般发生于原有严重疾病后期长期用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的过程中。床表现较细菌性败血症轻。无发热或低热常为原发病症状掩盖进展较慢。血培养可检出致病真菌,咽拭子痰、粪、尿等培养可获相同真菌生长。

  5.少见的败血症:如摩拉菌败血症常见于免疫缺陷者6岁以下儿童。诊断的关键是对摩拉菌的鉴定。不动杆菌败血症多见于老年人和婴儿特别是糖尿病、癌症者最易发生院内感染。其感染源主要是呼吸器静脉插管和医护人员的手。紫色杆菌败血症,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为唯一产生紫色素的杆菌。可通过皮肤破损、胃肠道呼吸道进入体内。局部可出现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迅速发展为败血症,可伴有迁徙性脓肿,主靠细菌学检查确诊。

  宝宝发烧怎么办

  发烧时应该观察的小儿症状如下

  (一)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烧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二)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三)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有颅脑病变的可能,应去医院。

  (四)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五)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六)观察孩子的大小便与胃口.发烧时,大小便通畅很重要.小便次数正常,观察颜色,太黄说明水分水不够,少量多次补充.大便如果一天以上不排,说明体内毒素无法排出,发烧难退.胃口是身体的很重要一个指标,发烧时变差是正常的,可以吃流质饮食.如果三项指标均很差的情况下,需要就医.

  照顾孩子,要胆大心细,有原则,有方法。一味的害怕或是蛮干都解决不了问题.可以说孩子最常见的病因普通感冒占绝大多数,所以先观察是很重要的.医院病人多,细菌病毒相对密集,生病的孩子免疫力低下,有些孩子去医院总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院内二次感染。

  第一步,确认宝贝发烧原因。宝贝发烧原因各不相同,比如,感冒、炎症,或是像还有些宝贝发烧前没有任何身体不适等等,如果出现高烧反复,请及时到医院做血常规,确诊一下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性的,才好对症下药。

  第二步,及时服药,控制体温。将退热贴贴在宝贝额头,并根据血常规结果,病毒性或细菌性的不用类型服药。医生建议超过38.5度,再宝贝服用退烧药。婴儿时期,最好选用泰诺林。因退烧药4-6小时才能服用一次,因此,如果时间没到,体温持续,升高,可以选择用低度白酒揉搓宝贝手心、脚心、前胸、后背等位置,进行物理降温。另外洗澡有些宝宝适用。

  第三步,频繁测量体温,注意散热。很多妈妈觉得发烧了,应该多穿,捂出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医生建议,婴儿发烧期间不要刻意为她加衣服和被子, 以保证散热。个人建议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宝贝量一次体温。以防止体温过高出现其他并发症。

  第四步,迎接宝贝退烧。如果是细菌性发烧,通常治疗得当天就会退烧,一切正常。如果是病毒性发烧,妈妈们就要注意,可能是幼儿急诊的前兆,第三天开始,体温会逐渐降到37度多,直到恢复正常体温,随即出现红疹。

  第五步,幼儿急疹的处理。病毒性发烧退烧后,红疹会马上出现。妈妈们无需特别在意,宝贝没有明显不适,室内也可以正常通风。三天后,红疹完全消失。

  如何帮助小儿退烧

  当发烧较高时,使用以下温和(物理性)的退烧方法可让孩子舒服一些。

  1. 减少衣被: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2. 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3. 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照顾孩子,要胆大心细,有原则,有方法。一味的害怕或是蛮干都解决不了问题.可以说孩子最常见的病因普通感冒占绝大多数,所以先观察是很重要的.医院病人多,细菌病毒相对密集,生病的孩子免疫力低下,有些孩子去医院总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院内二次感染。

  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在应用和选择退烧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在体温达摄氏38.5℃以上时才开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药要间隔4~6小时。但对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可适当积极退热。

  退热药怎么用效果好

  2、最好同事选择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比如美林和泰诺林。

  3、给孩子退热时,最好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4、原则上,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可以选择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后6小时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如果退热效果不理想,前期使用药物剂量不足的可以将剂量补足,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退热药物。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惊厥,两种药物可以同时选用,而且每种药物剂量依然照旧。

  5、退热剂知识针对退热而言。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要咨询医生,选择适宜的对因治疗。

  6、儿科医生推荐的小儿退热剂主要有两种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7、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要保证孩子摄入充分的液体,以达到散热,退热的效果。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