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加上父母大多数宠爱孩子,导致很多人不能应对一些压力和负面的情绪,从而产生心理方面的疾病,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念改变,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关于心理疾病的相关治疗方法。
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
(一)个别心理治疗
治疗师与患者进行进行谈话形式的心理治疗。了解疾病发生的过程与特点,帮助来访者掌握自己疾病的情况。
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接受治疗师提出的治疗措施,并与治疗师员合作,与疾病作斗争。个别心理治疗是一种普遍应用的心理治疗方式。
(二)集体心理治疗
这是治疗师把有同类问题的来访者组织起来进行心理治疗。一般把来访者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数个或十几个来访者组成,并选出组长。集体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讲课、活动与讨论。
治疗师根据病人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因素,使来患者了解问题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消除顾虑,建立信心。
或组织组员进行活动,之后大家分组讨论。来访者联系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活动,讨论时要力求生动活泼,鼓舞来访者进行分析和自我分析。
治疗师可邀请治疗效果较好的来访者作治疗的经验介绍,通过现身说法,起到示范作用。
个别心理治疗与集体心理治疗还可以结合起来。集体心理治疗着重同类来访者的共同的问题,个别心理治疗侧重解决病人的具体问题。
(三)家庭心理治疗
治疗师采取家庭会谈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家庭成员共同努力使得来访者适应家庭生活。在家庭心理治疗时,必要的家庭成员都要参加。
心理疾病的原因
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很多都市白领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二、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失恋无疑是很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给对方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另外,对于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经受不住家庭解体的打击,造成心理伤害。一项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约占70%,这一群体非常需要心理支持与帮助。
糖尿病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而且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几率是越来越高了,甚至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会患有糖尿病,可能有一些对于糖尿病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有什么症状,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结合扫一下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1.多尿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糖尿病的患者尿液会比较多,所以身体很容易处于缺水的状态,所以就会增加喝水的次数,这也是糖尿病的一种症状。
3.多食
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乏力
生活中糖尿病的患者常常会有精神疲惫,没有力气的表现,这是因为身体内的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糖尿病饮食
1、患有糖尿病的人一定不能肥胖,一定要好好的控制自己的饮食,注意自己的体重。
2、定时定量,每餐饮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
3、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4、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
5、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三、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网络新生代几大病症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可能诱发心理疾病。
如长期上网聊天、游戏、网恋,极可能使上网者因长期处于虚拟状态而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四、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这一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和高校的贫困生。一些下岗职工观念一时难以转换,对家政、建筑等工作不屑一顾,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极易导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
而对于迈入高等学府的有些贫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经济状况的窘迫,一方面是虚荣心的作祟,这种现实会加剧矛盾心理,使这些贫困生心理疾患的概率增高。
五、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 升官、买房后易得抑郁症
有些人对事业的追求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
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当然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拚命工作,不断自我加压,总是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并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
六、学习任务过于繁重 高考不如意如何调整心态
学生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心理疾病者不在少数。
考试压力所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
七、过分溺爱独生子女
少男少女的七种不健康心理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
家长的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灶,这种潜在危机就像定时炸弹,引爆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八、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
人们的投资意识不断增强,但当长期的投入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或资本严重亏损时,难免造成人们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巨额资金的流失,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轻生。
九、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对单位里的分配不均看不惯,为自己的报酬偏低而愤愤不平;
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技能与现代化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等。上述这些可导致人们产生“心病”。
十、老年人缺乏精神关爱
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基本得以满足,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却未必尽如人意。老人晚年失爱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是引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心理疾病的相关的介绍。心理疾病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的,很多人会认为心理治疗马上就可以看见疗效,这是错误的。如果对心理治疗抱有太高太强烈的期望要求立刻见效,往往会适得其反。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